前情提要
上次的文章(趣说北京|知识贴 四合院绿化讲究多——花中的“御姐”和“女汉子”)介绍了两种拥有美好寓意的花——玉兰和月季。
本期我们再来介绍四合院内的另一类植物——藤蔓类植物。这些藤蔓类植物适应北京的地理气候,同时也被赋予了美好寓意。
“才华横溢”紫藤花
紫藤,又称藤萝、朱藤,属豆科,高大木质藤本,是我国最著名的棚荫植物,也是北京四合院的又一种特色绿化植物。
《花经》有曰:“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文中将紫藤比喻为出没于江海的蛟龙。而古代有“潘江陆海”的典故,形容潘岳的才华如同滚滚长江连绵不绝,陆机的能力如同汪洋大海深不可测。紫藤因而象征有文采,尤其受到了文人和士大夫的喜爱,具有浓浓的书卷气。紫藤的“紫”字有紫禁城的含义,而“藤”通“腾”,因此也有飞黄腾达的含义。
“窈窕美女”紫藤花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紫藤树》中赞美道:“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此处用紫藤喻指美人。当然,美人在古代也有另一个含义就是代君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也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诗句,也是暗指君王。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有诗曰:“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松柏结同心。”诗中将紫藤比喻为美女,将松柏比喻为君子。由于紫藤有攀援依附的特性,因此诗中也道明了紫藤含有美女君子天作良缘、夫唱妇随、永结同心之意。
北京文人多爱她
北京历史上文人爱藤,他们不但在诗词中咏藤,而且在自己居住的宅院中植藤。明代北京宣南地区海柏胡同(又名“海波胡同”,因有古刹海波寺而得名)的孔尚任居所自称“岸堂”,孔公有句云:“海笔巷里红尘少,一架藤萝是岸堂”。明代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藩的花园就在西城区(原宣武区)北半截胡同,其庭院内就有古藤书屋。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清代北京最古老的一株紫藤需要用房屋一样的梁柱才能支撑起来,其主干能遮蔽整个院落,其旁枝又覆盖了旁边的一个书房偏院。戴璐在其著作《藤阴杂记》中也记载了这棵紫藤:“万善给孤寺东吕家藤花,刻‘元大德四年’字。” 戴璐还在书中序言记载了自家院中的紫藤:“寓移槐市斜街,固昔贤寄迹著书地。院有新藤四本,渐次成阴,恒与客婆娑其下。”又在书中记载:“宣武门街右为陈少宗伯邦彦第。堂曰‘春晖’,屋有藤花。”
清初的王士祯曾在其琉璃厂附近的住所种植紫藤,而且“咏者甚多”。西城区(原宣武区)海柏胡同的朱彝尊故居内原有两株紫藤垂窗,故书房名“紫藤书屋”。鲁迅先生从南方来到北京后,第一处居所是宣南绍兴会馆中的一个小院,因小院内有一棵古藤,所以小院名“藤花馆”。
老舍作诗夸赞她
至今在北京的很多宅院(尤其是宣南地区)还种植有紫藤,尤其是很多过去的文人故居中多有名藤。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株是纪晓岚故居的紫藤,距今已近三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改为“晋阳饭庄”,老舍先生在这里吃饭时曾写诗赞美这株紫藤:“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我国近代书画收藏鉴赏大家张伯驹先生的住宅也种植有紫藤。图为张伯驹故居内的紫藤。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多年前,笔者在调查四合院的过程中,在宣南前门地区大安澜营胡同22号的四合院内,则发现了有一株树龄达到400多年的古藤。
作者简介
李卫伟,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研究室副研究馆员、主任,北京市文物局青年学术评审委员、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客座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人类学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生论文校外评审。
主要著作或参与编著的有《北京古代建筑精粹》《北京古代建筑大系》《北京四合院志》《北京古建筑文化丛书》《北京现存祠庙调查研究》《北京古代建筑思想与特征解析》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