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田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是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新闻发布会专场,主题是:城市副中心建设。“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高质量推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把蓝图变为实景,着力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又一张亮丽名片。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了市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副中心整体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先生;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城市副中心工程办主任王承军先生;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先生;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发改局局长、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艳林先生;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规自局局长、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郑皓女士。
首先,有请曾赞荣书记介绍“十三五”时期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发展成果。有请曾书记。
-
嘉宾
曾赞荣: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在规划建设发展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可以说“十三五”时期是通州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城市副中心扬帆启航的五年,也是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城市副中心,对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更大成就,城市副中心整体发生了深刻变化,持续保持生机勃发的良好势头。
城市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历史性跨越。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定位实现了从区县到京津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历史性跨越。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区一起,成为首都北京的“新两翼”,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初,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公布,成为全国第一个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随着控规的深入实施,副中心正朝着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目标高速迈进。
城市框架快速有序拉开。按照“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的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副中心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势,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控规落实落地,一批重大功能节点取得阶段性进展,行政办公区首批市级单位实现入驻,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今年9月开园迎客,文化旅游区环球主题公园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及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等一批工程实现开工并全面提速。重点功能区初具规模,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副中心初步展现出和谐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
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我们紧抓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机遇,疏解和承接双向发力,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今年预计达到108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57%。五年来,累计拆除违法建设销账量和腾退土地量均排名全市第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我们明确了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主导功能,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走访对接,三峡集团下属15家二三级子公司、上田八木、华夏理财等一批优质资源实现落地,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开园,2019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较“十二五”末增加668家,达到1077家,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大幅改善。我们把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优美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着力绘就水绿交融的生态文明新画卷。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大气、水环境污染,PM2.5累计浓度下降至37微克/立方米,较“十二五”末降低60%。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9个出入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我们把构建大尺度绿色空间和实施百姓身边见绿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33%,较“十二五”末提高5.7个百分点,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2%,副中心天更蓝、水更清、绿更多,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惬意。
城市运行能力显著增强。我们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强基础,补短板,城市承载力明显增强。七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正式运营,广渠路二期、壁富路等一批交通干道建成通车,同时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区内道路,城区路网密度由“十二五”末的3.54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4公里/平方公里,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建成14座变电站,供电保障能力提升30%以上。南水北调通州水厂投入使用,城区供水能力达到37.5万吨/日,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十二五”末的1.04提升至1.5以上。率先实现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城乡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坚持建管并举,在加大硬件供给的同时,通过改善和加强管理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城市吸引力。我们以常态化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持续开展环境秩序治理和文明素质养成,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紧盯12345市民热线“接诉即办”居民诉求,强化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相结合,综合运用“吹哨报道”“双报到、双积分”等机制,从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烦心事做起,狠抓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我们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精细化治理升级,“城市大脑”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管理更加高效,城市副中心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智慧。
民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我们聚焦“七有”“五性”需求,紧盯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投入使用,北京学校、人大附中等10所优质教育资源入驻,一级及以上优质幼儿园增至53所,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至91%,教育均衡度显著提升。一批体育设施加快补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面推进,大运河北京段实现旅游通航,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提升至0.9平方米。五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筹集政策性住房5.5万套,城区一刻钟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率96%以上,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紧密。我们立足大局,放眼全局,抓协同,重统筹,实现全面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与雄安新区加强对接、错位发展,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批复实施,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徐尹路-燕潮大桥竣工通车,通武廊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对口帮扶的4个地区全部提前完成脱贫任务。我们坚持促进新老融合、城乡统筹,老城双修加快推进,累计实施140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有序推进21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规划体系全覆盖,基本编制完成9个乡镇的镇(乡)域规划和344个美丽乡村规划。高标准完成360个村人居环境整治,低收入农户全部实现脱低。
改革开放持续创新突破。设立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形成了高位统筹、市区联动的副中心体制机制,首批市级赋权30个事项实现下沉并顺利运行,建立了联审联批、审批监管衔接、跟踪评估问效等若干新机制,重点项目手续办理效率提升一倍,初步实现了“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原有17个园区整合为3大功能板块,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及周边10.87平方公里纳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两区”政策叠加,更高水平开放态势逐步形成。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我们深入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发展力,为副中心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我们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以副中心意识统领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绝对忠诚、敢于担当、争创一流、服务大局的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城市副中心主动化危为机,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各位朋友,马上就要进入2021年了,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将更加突出绿色转型,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开放协同,更加注重人文温度,努力在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决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城市副中心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高水平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和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推动城市副中心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同时,也真诚地欢迎大家更多地走进副中心、了解副中心,为副中心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与我们紧密携手,共同开创副中心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感谢赞荣书记的发布。下面有请王承军主任介绍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推进情况,有请王主任。
-
嘉宾
王承军: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重点向大家介绍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推进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工作部署,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从8月底开始,组织开展了以决战决胜的状态大干120天的行动,在副中心迅速掀起建设高潮,坚决克服疫情影响, 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狠抓重点工程协调推进,一大批有着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工程,紧扣重要节点目标,科学组织施工,现场呈现一片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建设场面。至11月底,副中心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9亿元、同比增长12.7%,建安投资490亿元、同比增长2.3%,副中心城市框架正在有序拉开,持续保持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
一、重点工程进展情况
第一: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一是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的交汇处,占地61公顷,地下建设面积128万平方米。该枢纽连接M6线、平谷线、M101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和京唐铁路、京哈铁路、城际联络线三条铁路线路,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的10个全国客运枢纽之一,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桥头堡”。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土护降施工,现场各类大型机械设备约600台,各类操作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近3000人,至11月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建安投资22.6亿元,12月初日均建安产值达到4000万元以上。这个项目建成以后,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预测日均换乘客流将达到47.2万人次。项目地上综合开发139万平方米,按照站城一体规划设计,将被打造成全国“站城一体化”的典范,引入商业设施后将建成北京东部最大的商业中心。工程项目将于2024年年底完工。
二是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项目全长16公里,入地改造公里隧道总长9.2公里,其中盾构段7.4公里,明挖段1.8公里,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2019年11底开工,现已成功实现土建施工与盾构机生产、运输、现场预组装并联作业。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目前大陆地区最大直径的15.93米的大型盾构机,超越京张高铁和京沈客专项目中采用过的同类型盾构设备,超挖刀可开挖直径达到16.07米。2020年12月1日和8日,2台盾构机“京华号”“运河号”首件分别顺利吊装下井,正在进行组装,预计明年1月底具备始发条件,承担7.4公里隧道掘进任务,以确保在2023年12月底完成施工。
三是广渠路东延工程:广渠路东延是继京哈高速、京通快速路后,连接市区和城市副中心的第三条重要快速通道,全长7.6公里,按地面、地下两套系统设置。隧道上方同步设置市政综合管廊,解决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并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及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目前,该工程已接近完工,正在进行隧道内的基建安装,本月底基本具备交付通车条件。这条隧道工程开通后,市民驾车6分钟即可从地下隧道穿越通州城区,大幅提升北京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交通便利。
第二:生态环境项目。
一是北京城市绿心公园:已于今年九月底顺利实现开园。
二是“通州堰”工程:通州堰分洪体系包括三项在施和一项新开共四项工程。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544.8亩土地拆迁腾退工作,今年12月底完成河道清淤疏浚,明年6月底甘棠、榆林庄两个船闸完成建设后实现通航,未来将与河北段实现全线通航;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今年12月底完工;宋庄蓄滞洪区二期今年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通州堰工程完成后可实现温榆河、北运河段治理河段、温潮减河新开河段防洪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有效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防洪安全,利用建设的宋庄蓄滞洪区及分洪道修建的人工湿地改善温榆河水质,实现区域生态修复目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第三:文化旅游项目。
一是北京环球影城项目:首个主题景区“未来水世界”已完成移交,城市大道及技术服务楼、食品加工仓库、数据中心等17个建筑单体已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全球体积最大、重量最沉、所在纬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环球广场标志物已启动,将是游客必到网红打卡地,周边32条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及管线工程已经全部完工,这个主题公园明年春季将具备开园试运行条件,将在5月份择时开业。
二是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及配套共享设施: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剧院又名“文化粮仓”,可容纳5550人,其中有1000人的戏剧场、1800人的歌剧院、1600人的音乐厅,另包括可容纳500人的多功能厅和650人的室外剧场,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建筑外观简约现代,室内空间规划科学合理,内部装饰典雅精致,未来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的要求。目前首段正负零顶板浇筑已经完成,率先冲出地面。图书馆工程又名“森林书苑”,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设有古籍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架阅览区、智慧书库、报告厅等功能分区。目前该工程的垫层及防水基本完成,正在同步推进底板及侧墙浇筑,即将开始首段地下室顶板浇筑。首博东馆又名“运河之舟”,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副运河图景。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分为主楼和市民共享大厅两座建筑。目前垫层基本完成,正在同步推进防水工程。
目前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已经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计划2021年上半年实现结构封顶,2021年底完成外幕墙施工,2022年底完成室内装饰工程,将在2023年竣工交用。
三是副中心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项目:路县故城遗址是在2016年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西汉遗址,已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开工建设的展示工程位于遗址公园范围内,属于文物发掘密集区,总占地面积约1.4公顷,施工界面范围约3.5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8万平方米,该工程融展览展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四大基本功能为一体,将整合搭建博物馆展示、考古研究、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科学科研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副中心历史文脉的又一亮点。目前已完成现场文物发掘,实现开工,比原计划开工建设提前了3个月,正在进行土护降施工,计划2022年12月底竣工。
第四:教育卫生项目。
一是北京学校: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12年一贯制公立学校,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疏解,为区域居民提供重要教育保障,极大提升副中心综合教育教学水平。项目总建设用地3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米,学校整体呈南北条状分布,中学部、学生公寓在南侧,小学部在北侧,中间是共享核心区,形成三大功能组团。设计规模108个教学班,其中小学48班、初中30班、高中30班。目前,小学部已于今年9月1日顺利开学,中学部教学区、宿舍区、共享区及园林工程将于本月底竣工交用。
二是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整体建设和未来城市风貌相融合,遵循副中心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将建设小街区、密路网,围合式的开放校园。用地规模110公顷,建筑规模105万平方米,学生规模2.2万人。现北区学生宿舍一期工程已于今年9月初提前封顶,社会与人口学院楼、西区学部楼一期工程、北区学生宿舍二期及食堂工程3个项目均已提前一个月开工,新增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计划2023年12月完工,未来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是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规模37万平方米,将是北京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医院院区,集医、教、研、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将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和部分津冀居民乃至全国心肺血管危重症患者提供优质综合医疗服务,安贞医院的立院强项心肺血管救治特色优势明显,将大大提升城市副中心的急诊救治能力。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土护降施工,明年上半年进入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年底实现地上一层施工,计划在2024年12月完工。
二、“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一是重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副中心站交通枢纽工程及轨道交通M101、M102、平谷线同步加快组织实施。M101线:为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骨干线路,起点是商务园,终点是小甘棠,长度23公里,共设车站16座,其中换乘站9座,未来可实现副中心与东坝/北三县等地区的联通,支持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缓解向心交通压力。M102线:全长29.1公里,23座站点,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内部的重要线路,串联4个城市级中心和7个组团中心的统筹联动,实现副中心组团式布局的形成,保障非首都功能向城市副中心顺利疏解。平谷线:西起CBD区域东大桥站,东至平谷新城,经过朝阳、通州、三河、平谷,线路全长约81.2公里,地下段53.8公里,共设置21座车站,在燕郊设置车辆基地一座,在朝阳设置停车场一座。河北段线路全长30公里,其中地下段18.3公里,设站5座,其中地下站4座,副中心范围内5座车站将在明年上半年实现开工。
二是全力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推进水系治理、桥闸改建、景观提升、码头修建等多项重点工程实施,确保完成北运河通州段明年实现通航目标。
三是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确保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精彩亮相。
四是持续抓好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抓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首师大附中、景山学校通州校区、物资学院附属中学、潞苑中学、文旅区中小学等,及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卫生职业学院、北京胸科医院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加紧开工落地。
在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建设主体和主责部门、还要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新模式、新技术,积极实施工程总承包制、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引入工程设计监理、实行重要建材设备驻厂监造、打造智慧建造监管平台、开展工程结算预审计的创新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副中心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为把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和雄安比翼齐飞,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积累更多经验。
我就简要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
主持人
谢谢王承军主任的介绍。下面请胡九龙副主任来介绍市级赋权在城市副中心落地成效的情况,有请胡主任。
-
嘉宾
胡九龙: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首批市级赋权在副中心落地生效情况。
市委市政府向城市副中心赋权是副中心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继设立党工委管委会之后的又一实质性体制机制创新,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副中心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对做好赋权承接工作进行了周密研究部署,对市级权力运行加强了制度保障。8个月来,30项市级赋权事项在副中心运行平稳、成效显著。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有力促进了副中心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行使市级赋权需要一系列政策制度作为支撑。我们制定了《申博体育_bob电竞app-在线*官网行政审批文件及事项适用管委会印章的管理办法》,各职能局按照“谁批准,谁负责”原则承担相应责任。我们针对行使赋权产生的潜在涉法涉诉问题,建立党工委管委会法制工作机制,要求各局增强法治意识和风险意识,依法准确行使市级赋权。我们针对建管局承接赋权事项涉及多个市级行政部门,为保证标准一致、力量整合,制定了《赋权事项联审联批管理办法》,采取联审联批模式,统筹做好区级业务部门承办审批业务工作。我们针对社会对副中心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制定了副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一揽子工作方案和具体操作流程及规范。我们积极推动通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六里桥市政务服务中心接件受理“同质同效”服务,并于6月1日起完成由区政务服务中心对赋权事项的申报受理,进一步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便利。
第二,有力促进了副中心行政效率的显著提升。首批赋权的30个事项都是副中心“亟需管用”的审批事项,从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审批,到土地一级开发、土地拆迁征收,以及土地供应,再到项目建议书审批、投资项目核准,可以说打通了项目落地的一系列关键环节,有利于审批从单件事向整件事集成,对于提升行政办事效率、健全副中心治理体系效果明显。截至11月底,副中心利用市级赋权完成权力清单事项审批67件次,权力清单外事项审批44件次。尤其是,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类事项的42件次审批基本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对压减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具有明显的效果。这里有一个例子,首例市级赋权事项的审批,一个砍伐城市树木的审批,比对了一下,由过去最长需要11个工作日完成办理,在市级赋权后实现了当日办结。这件案例也受到群众好评,当时媒体也进行了充分报道。
第三,有力促进了副中心政策吸引力的加速释放。赋权就是赋能,也是赋名。市政府相继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副中心和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赋予市级权力,就是聚焦重点区域,赋予政策红利,激活发展潜能。市级权限下放,让副中心能够灵活把握项目时序,因地制宜安排发展任务,一大批高端要素和企业总部也感受到了副中心独特的政策吸引力,正在加速入驻。通过市级赋权和高端企业入驻倒逼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改革自主性,推动市中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此感谢媒体朋友的用心推介和精彩报道,帮助我们展示副中心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市政府向副中心赋权是对我们的鼓舞,也是鞭策,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如何接住、接稳、接好下放的行政权力,推进权力有效规范运行,提高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我们还将认真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抓紧抓好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作为设立在北京东部地区的市级综合性政务大厅,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将既承担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同时也承担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建成后,将打造成“数据共享、信息复用、远程交互”三位一体的服务新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在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即可享受到与六里桥市政务服务中心同等服务,形成与六里桥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东、西”呼应的政务服务新格局。目前,大厅建筑主体结构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2021年春节前可以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权力运行的规范性。赋予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责任,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市级赋权运行过程中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促进权力规范行使。充分利用市级主管部门统一平台进行审批业务办理,让审批过程得到实时监管,并保证审批事务全程留痕,审批结果及时报送,做好事中事后监管。今年10月份,市纪委市监委专门调整了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职能,增加了对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和副中心工程办的综合监督,我们将积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依法依规用权,严防各类权力失范行为发生。我们也继续诚挚欢迎媒体朋友和广大群众关注和监督我们的权力运行工作。
首批市级赋权已经在副中心落地,我们将配合市委编办适时开展运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改进服务,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研究申请新一批市级赋权。这方面我们也有几点初步的考虑:
一是积极争取深化土地管理利用的政策权力。副中心将积极探索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资源,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动用地更加集约兼容。因此,我们将考虑申请一批对闲置土地妥善处理、企业国有土地综合利用、农用地创新使用等事关副中心优化土地利用的市级权力。
二是积极争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政策权力。“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将积极争取单独核算政府债券额度,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副中心建设,探索发行基础设施REITs,盘活优质存量资产,利用公募REITs加速片区滚动开发等事项。因此,我们考虑申请一系列自主性更强的金融投资政策和对社会资本参与副中心建设项目核准等方面的市级权力。
三是积极争取“两区”建设方面的政策权力。副中心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也负有重任,将积极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同时,推动资金和数据跨境流动,夯实区域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发展基础。因此,我们考虑申请一批能够打破进出口技术壁垒、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境内外投资自由化等加速“两区”建设发展的新政策、新授权。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
主持人
谢谢胡九龙副主任的介绍。下面有请张艳林副主任介绍城市副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成果和“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
嘉宾
张艳林: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城市副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成果。
自从2019年1月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统筹下,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今年,在克服新旧动能转换和当前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我们的一些指标还是发展很好。1-11月份,新设企业16769家,增量全市排名第三,增幅6.68%。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5.1亿元,同比增长2%,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1.3亿元,同比增长29.1%,对经济增长起到强力支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6.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0.1%,表明城市副中心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产业培育初显成效,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行业实现稳步增长。
下面,我给大家主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城市副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的重点举措。
一是组建产业提升市级工作专班。隋振江副市长亲自挂帅,担任产业提升市级工作专班组长,19家市级部门以及与通州区结对的朝阳、海淀、西城作为成员单位,集全市之力推进产业疏解承接和提升。印发了市级专班工作方案和2020年任务清单,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具体牵头部门、完成目标和时限。今年以来,市级专班研究部署了市属国企搬迁、四区结对、产业政策落地、运河商务区产业提升、促进金融业发展措施等问题,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有力推动了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政策落地。在去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推进副中心产业落地的政策,将城市副中心产业政策模块化、专业化,结合副中心实际需求,研究制定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副中心住房、土地、金融、人才等产业落地专项政策,后续将成熟一条发布一条。
三是加快推动市属国企搬迁。华夏银行、首旅集团、北投集团、北京建院和保障房中心等5家市属国企向副中心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搬迁选址初步确定,整体搬迁方案正在抓紧推进,其中4家企业总部或子公司均已完成注册地变更,北投集团总部及10家分支机构的办公地已迁入城市副中心。
四是聚力聚焦重大项目引进。功能承接实现突破,三峡集团下属15家二三级总部实现工商、税收双落地,成为副中心首个落地的央企二三级总部集群项目。路孚特中国区总部等一批优质总部型项目实现落地。金融资源加速汇聚,华夏银行在副中心设立一级分行,首家持牌公募基金汇泉基金完成注册,首家市管银行财富管理子公司华夏理财实现批筹,农银科技完成注册,中债金科落地发展,北京绿色交易所入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获批设立。人力资源产业园通州园签约入驻企业达51家。通州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7家,张家湾设计小镇106家设计类和城市科技类企业注册落户,成功举办北京国际设计周并实现永久会址落户。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正式开园,启动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已完成,累计注册网安类企业31家。
五是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将应用场景建设纳入市级产业专班统筹调度,编制了副中心应用场景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对已落户和拟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的高科技企业征集应用场景技术提供方案33项。正在围绕“智能环球影城”“科技张家湾设计小镇”“数字城市绿心”“智慧大运河”等十大领域研究布局应用场景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两区”建设,有序推动一批市属国企向副中心搬迁,加快推进一批产业政策落地出台,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迎接落户副中心的各个企业,欢迎大家到副中心发展!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实施副中心控规、大力推进城市框架成型的重要机遇期。目前正在编制副中心“十四五”规划。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副中心发展的系列指示要求,紧密结合新发展阶段城市副中心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确定了“一个基本成型、二个新跨越、三个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即:城市框架基本成型、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新跨越、城市品质实现新跨越、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三大重点任务。
一是构筑高品质功能承载地。围绕主导功能强化、重点区域开发和居民生活需要,建设绿色智慧的基础设施,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公共服务新高地,厚植城市人文底蕴,系统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特别是在交通建设方面,将推进建设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复线工程,建成站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完成一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工程,加快推进M101线、M102线建设,完成东六环入地改造、京哈高速拓宽改造,优化公交线网,沿河、沿绿、沿路建设慢行大网络,着力构建承载辐射功能突出、便捷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在公共服务方面,建成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建成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北京学校、北京景山学校通州校区等一批优质学校,推进一批优质医疗资源建成投用,建设一批体育场所,打造一刻钟健身服务圈。在生态文明方面,将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构建便利可达的城市滨水生态体系,推行绿色建筑,打造无废城市。
二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主导功能、突出开放协同,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联动方面,副中心将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全面完成行政办公区二期搬迁,推动中心城区符合功能定位的优质资源向副中心转移。推进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深化“四统一”协同机制,推进M22线(平谷线)、京唐城际等一批轨道交通运行通车,加快推进城际铁路联络线二期建设,率先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推进产业协同分工与联动发展。深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布局延伸,培育区域性医疗养老服务功能,推进跨区域实现职住平衡。与雄安新区强化两翼联动,推进更大区域协同发展。
三是树立现代化治理新标杆。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城市智慧治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和法治城区,促进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建设平安副中心。特别是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将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方面,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完成“基本无违建城区”创建,深度推进老城双修,完成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全面提升老城宜居品质。在法治建设方面,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建设全国率先、北京前列、副中心特色的法治城区。在安全建设方面,将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筑牢安全屏障,建设韧性城市,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一分规划,九分落实。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对标中央的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规划编制任务,为副中心未来5年发展谋划好施工图和路线图。同时,围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切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全力以赴将“十四五”规划的美好蓝图变成生动实践!我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谢谢大家。
-
主持人
感谢张艳林副主任的介绍。下面有请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郑皓介绍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有关情况。
-
嘉宾
郑皓: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副中心规划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下面,我向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是建立两级三类规划体系,高质量做实做细副中心控规。在副中心控规编制之后,我们编制完成12个组团控规深化方案和拓展区规划,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试运行,城市副中心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逐渐搭建完成。在12个组团和36个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470余个细分单元和5800余个地块,建立“街区-细分单元-地块-建筑”逐级传导的规划管控体系,保障规划落地不变形、不走样。结合城市设计,产业策划,高质量完成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张家湾古镇、南大街历史片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点功能区规划编制,强化重点功能区和重大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这些特色小城镇的实施和村庄规划实施,探索副中心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通过交通、市政、海绵城市、慢行系统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把城市副中心控规做实做细。同时不断加强政策集成创新,研究出台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意见、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存量国有工业供地利用试点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副中心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制度,每个组团、每个特色小城镇都有1名首席责任规划师和一个团队在进行服务。
二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建设品质提升,打造精品力作。成立副中心规划设计专班,建立规划引领项目的有效工作机制,形成一个工作台账、一本项目图集和一份责任清单,精准调度388项市区重点工程项目,做到重大项目底数清、动态明、推进快。全流程把控建设项目设计品质,进一步落实“小街区、密路网、围合式布局”的规划理念,对丁各庄安置房、六小村安置房、文旅区农民安置房等项目方案进行优化提升,力求做成副中心控规落地的样板。采用多方案比选方式,对城市绿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张家湾设计小镇老旧厂房改造项目等设计方案进行反复打磨,打造城市副中心建筑设计典范。尤其是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将主体展示功能置于覆土之下,消隐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营造绿树环绕、曲径通幽的景观风貌。
三是深入推进“城市双修”,探索老城更新的副中心模式。实施整体设计、整体推进,制定老城双修与更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共165个项目,划定10个重点实施片区,新开工37项工程,试点“自主式腾退”的棚改新模式。1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现进场施工。以玉桥南里北区为试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率先启动9个家园中心规划建设,首个社区级家园中心(中仓家园中心)已结构封顶,玉桥街道0202街区家园中心等4个家园中心近期开工建设,北苑街道家园中心等4个家园中心方案已经稳定。全面摸排无物业小区底账,创新性将零散院落打包整合形成463个物业管理单元,不断提高物业“三率”。
四是打造富有魅力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活力。借鉴丹麦、荷兰等国际先进经验,以梨园站为试点开展了地铁车站及周边区域综合环境整治工作,以人的行为模式和需求作为出发点,加强大数据分析和精细化设计,优化行人步行流线,减少绕行距离,提升步行舒适性。开展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研究,未来将在宋庄和行政办公区之间建设慢行系统,将骑行距离由5.2公里缩短到3.5公里,骑行时间由35分钟缩短到15分钟,未来能够让城市居民在漫步中感受自然,在骑行中享受生活。对“三庙一塔”景区进行综合提升改造,组织完成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国际方案征集工作,对总长度17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范围的景观、桥梁、重点公共空间开展详细设计,不断提升大运河历史水系的景观品质与文化内涵,打造大运河旅游精品新线路。结合六环入地改造,统筹研究7平方公里的六环公园及两侧约30平方公里用地布局、空间形态、景观风貌,未来将适度植入适宜的城市综合功能,形成城市带状公共空间。今年以来,副中心完成2.1万亩造林任务,实施云景公园(一期)、张家湾公园(三期)等22项重点绿化项目,建成13处精品示范景观区。
副中心控规实施以来,规划管理理念、方法、经验不断深化、细化、优化,副中心控规逐步由蓝图变成现实、由愿景变为实景。“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秉持工匠精神,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规划建设发展。在此,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对付中心规划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
主持人
谢谢郑皓副区长的介绍。通过各位领导的发布内容,可以看到五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彰显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下面请各位媒体记者提问,提问之前请先通报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请举手。
-
记者
《光明日报》记者:张主任您好,“十四五”时期,副中心每年都要保持千亿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请问有哪些主要措施来保证投资规模完成?另外2021年副中心有哪些重大投资项目?
-
嘉宾
张艳林:谢谢您对副中心工作的关注。今年副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望达到一千亿,这也是通州历史上的高峰值,也是北京投资发展历史上的峰值。11月29日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申博体育_bob电竞app-在线*官网制定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副中心要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保持千亿以上投资强度。这也是为了落实《建议》的要求,我们主要采取以下3项措施,确保顺利完成投资任务。
一是建立“十四五”时期重点的项目清单。我们结合正在编制的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规划,谋划了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列出了初步的项目清单,总投资约8000亿元。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尽快实现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确保每年完成千亿元的投资强度。
二是在工作模式上依托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组建了项目推进工作营,设立投资计划、规划设计、工程推进、征地拆迁4个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统筹推进,全力在项目谋划、规划方案、手续办理、资金安排、工程推进、征地拆迁等重大节点上实现突破,凝聚党工委管委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大力量。
三是资金方面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首先是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在水务、垃圾、能源、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还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持,用好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资金,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开展资产证券化;按照政策,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政府债券等方面也会加强保障,为每年千亿元以上的投资保驾护航。这是在投资的举措方面,接下来您第二个问题是明年的副中心重大投资情况。
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副中心功能定位,聚焦三大领域,也就是: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这三大领域,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副中心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轨道交通引领,推进建设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复线工程、M22线、M17线、京唐城际铁路、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一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加快实施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京哈高速拓宽改造工程、通马路改扩建工程,建成广渠路快速公交系统,推进榆林庄船闸和甘棠船闸建设,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持续强化市政保障,建成北京东特高压到通州500千伏送出工程,加快推进运河核心区区域能源系统建设项目,保障副中心能源的稳定供应。坚持以新基建赋能新发展,加快推进5G基站和5G独立组网的核心网建设,实现设计小镇5G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加快构建完善通州堰分洪体系,完成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广渠路东延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让人民群众享受优美生态环境。实施教育强区行动,加快推进人民大学通州新校的建设、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北京二中通州校区的改扩建工程,建成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布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加大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力度,推进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升级改造通州区体育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北京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开园,实现“精彩亮相”,着力打造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释放外溢效应,带动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开工建设首旅集团、保障房中心、北建院总部,持续推进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向副中心转移。加快推进“两区”建设,完成运河商务区中银集团商业金融项目、通州口岸项目,着力培育开放发展新优势。加快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北京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提升改造项目、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建设,推动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加快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谋划好明年的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千亿以上投资任务,为副中心“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
记者
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记者:想请问王承军主任,在“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有哪些重要的项目工程将会竣工?谢谢。
-
嘉宾
王承军:谢谢记者的提问。“十四五”期间是城市副中心发展重要阶段,在“十四五”时期,也是全面实施副中心的控规,进一步夯实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的重要时期。目前党工委管委会已经初步谋划了“十四五”期间大约有600项的重大项目。按照一般项目平均建设周期三年左右的时间推断,在“十四五”期间将有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交工。刚才我向各位记者介绍了一些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像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的项目,都应该是在2024年竣工完成;三大文化建筑、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工程、通马路交通枢纽工程等将在2023年完成竣工;明年也就是2021年还将有文旅区城市次支干路、运河商务区中银集团、三峡集团商业项目,涉及到潞城棚户区改造等一批民生保障项目也将陆续完工。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
记者
《北京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想问曾书记,刚才您提到“十三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在规划建设发展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接下来在“十四五”期间,在民生保障领域,咱们城市副中心接下来会有哪些新举措,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民生实惠?谢谢。
-
嘉宾
曾赞荣: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副中心建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一直把共建共治共享作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十三五”刚刚大家都听到了,很多方面都是围绕着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在城市品质提升、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各个方面,人民群众都有很多的获得感。“十四五”还是基于这个原则,还要进一步把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我们整个城市建设管理的出发点。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环境会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空气污染我算了算2015年大概93微克,今年已经到37微克了,减了60%,这在当初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副中心气质量已经好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些矛盾,比如说副中心是个大工地,每年现在2000多万平米的施工量,还要落实好一微克行动,重点加强对施工工地扬尘管理,对重型机动车包括移动机械的治理,保证空气质量还得持续好转。另一个就是水的治理,主要围绕大运河通航,现在已经有11公里通航了,明年6月份大运河40公里全部通航,基本实现了北京段的全线通航,现在天津、河北也在对接,有可能看看“十四五”能不能实现京津冀可以全线通航,到时候大家坐着船就到天津了,所以这个水也是下一步的重点。另外一个绿。绿在“十四五”还会有大的动作。我们现在森林覆盖率是33,到“十四五”还会有一大批公园绿地将建成,到“十四五”末,一万亩以上的森林10块,一千亩以上的50块,500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5%以上,基本上大家出门就能见绿。包括沿副中心的13个公园也会基本建成,这会是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副中心良好的生态质量。
第二是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这里面无论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各个方面都会有一批大项目在建设。比如说学校,北京学校应该是明年就建成了,还有在建的像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也是跟北京学校类似,明年能开工。还有首师大附中明年也能建成。比如医院还有安贞医院,儿研所等一大批优质医院“十四五”会建成。文化的三大文化设施,路县遗址博物馆等等这些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会建成,体育像潞城公共体育中心,通州的体育场等大的体育设施在“十四五”期间也会建成。同时还有一些像通马,美丽中国全国定向挑战赛,这些带有副中心特色的体育项目也会在副中心举办,进一步提高副中心的体育项目的知名度。所以,在公共服务方面,同时还注重更加均衡的服务。像教育在城乡均衡方面,包括推动北三县延伸方面都会有进一步的举措。
第三是城市品质会有大幅度提升。副中心建设,这里面设计到区长提到的老城双修,我们这“十四五”完成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还会开展第二轮。比如说老旧平房,边边角角大概7000多户的居民都生活在这些平房里面,除了南大街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他的会按腾退的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还有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基本上完成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整治等等这些,都会有一个新的举措。同时,还会有家园中心建设,通过家园中心建设,不断补齐老城区短板,15分钟的生活圈在老城区会有根本性改变。这些家园中心都是汇集了养老、便民服务这些最基本的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切切实实能解决现在社区治理中的一些难点和痛点,这是城市品质的提升。
第四是城市治理方面的治理水平会进一步提升。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交通,城市治理方面会有一些新的举措。将来围绕着小区治理,尤其是两个关键小事,副中心在这一块按市委要求,我们要走在前列,在垃圾分类、物业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实现源头减量,进一步加大垃圾分出的精准率,现在应该说在全市的两次测评在前面,这一块还要进一步加强,让老百姓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同时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服务,更好的城市生活品质,能够切实享受到副中心带来的这种福利和福祉。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大家。
-
主持人
谢谢赞荣书记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赞荣书记和各位领导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向我们大家介绍副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并且为大家发布了大量的信息,今天的发布会信息量非常大。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报道副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