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田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近期,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这是本市连续第5次集中出台的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也是我市的营商环境改革5.0版,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体现了我市持续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今天,为了做好《方案》的政策解读,我们邀请到: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戴颖女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慧敏女士;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陈少琼女士;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刘强先生;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双玉女士。
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戴颖介绍实施方案总体情况。
-
嘉宾
戴颖: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北京发展改革工作特别是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支持和报道。去年10月,国务院启动了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研究工作,今年11月发布了《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本市作为全国6个创新试点城市之一,从去年开始对未来如何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今年8月,本市出台了全国省级首个"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近期市政府又印发了《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昨天市政府常务会又审议通过了申博体育_bob电竞app-在线*官网开展北京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所以,这是本市连续第5次集中出台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我们称之为"1+1"5.0版改革,各位媒体记者注意到今天发布的题目是"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不懈率先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所以我们这两个方案一个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一个是开展北京市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两个《实施方案》,我认为也代表了这一轮,就是新一轮5.0版北京改革的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创新+活力"等于北京5.0版新一轮的改革。
这一轮的改革主要是围绕着保护市场主体活力、维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审批、投资建设、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外资外贸等12个方面提出362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将于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其中涉及落实国家创新试点城市任务的有115项,将于明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下面我就5.0版新一轮改革的主要情况给各位记者朋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申博体育_bob电竞app-在线*官网出台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新一轮5.0版本,紧抓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重大机遇,以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主题,坚持首善标准和率先探索,用好国家授权、一体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数字化引领、协同化推进、场景化应用为突破,推进全链条、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优化审批、公正监管和提升服务。用3-5年时间,实现北京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跃居全球前列,全面建成与首都功能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这一轮改革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去年以来国家37个涉及营商环境的文件要求,特别是对今年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涉及地方事权的92项任务予以了全面细化和落实。同时,坚持全面顶格落实国家试点城市改革任务,本次本市的试点改革实施方案共提出了落实国家要求和本市原创改革举措115项,集中攻关、深入推进。二是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局,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扣"五子"落地,提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大外籍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等53项涉及开放的改革举措,助力北京率先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三是坚持对标国际一流,突出北京特色,在商事制度改革、简化社会投资审批、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等方面在全国率先提出62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发挥创新试点示范作用,在市场准入、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十大领域形成新的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从企业群众生产经营、干事创业的角度,系统谋划改革,梳理汇集市人大、市政协、12345热线等多种渠道提出的800多条意见建议,召开了280多场专题会、企业座谈会,对痛点堵点问题靶向性施策,努力提升改革对于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同时,这次改革进一步落实创新的机制,强化点面结合,切实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将选取基础较好的区域作为创新示范区,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先行落地、强化集成改革、形成整体效应、树立改革标杆,以重点区域率先改革带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由于创新试点城市的方案目前还没有正式印发,所以今天我重点给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下一步,创新试点城市方案实施之后再另行给各位媒体做详细介绍。这次"1+1"当中的"1",《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我简单的给各位媒体做一个整体性的介绍,刚才因为详细的稿子已经发给各位媒体了,而且我们其他的政府部门也会做详细的介绍。
一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在新一轮改革当中更加强调告知承诺制,更大范围推动简化涉企审批,着力推动照后减证并证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重点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目前企业已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要药店、门诊部等10个行业开展了改革的试点,并在书店、超市、便利店、餐饮等五个行业实现了落地发证,办理时间和申请材料大幅压缩70%,下一步将在全市推行"一业一证",并逐步拓展至宾馆、电影院、美容美发店等20个以上的行业。
二是大力推进投资建设领域的审批,着力以优化社会投资的审批为重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承诺制和综合审批改革,特别是在破除"体外循环"上下更大的功夫。在"三城一区"和自贸区试点基础上,向全市推进"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综合服务"改革模式。
三是全面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新一轮的改革将全面完善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公平竞争制度,在清理隐性壁垒、反垄断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将市区两级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公平竞争的审查范围。
四是大力推进集成服务,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新一轮的改革更强调"整体政府"的概念,深度整合系统和服务资源,优化再造流程,着力推动群众办成一件事的集成服务,围绕着企业从准入到退出,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两个全生命周期,推出企业开办新生儿、义务教育入学等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的集成服务,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口发证"。
五是全面强化技术赋能,构建一流数字营商环境。新一轮的改革将着力打造智慧政务、智慧监管、智慧口岸、智慧税务、智慧法院这五个重点,推进实施高水平的"全程网办""全城通办""一次办成"。比如搭建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营商综合应用平台,构建贯通审批、服务、监管、执法、信用管理全链条的数字政务体系。推行网上"一口申报、智能分派、自动流转、一次办结",实现市区两级"全程网办"事项比例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六是以事中监管为重点,实施一体化综合监管,新一轮的改革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管促放、寓管于服,持续增强监管效能。一是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的监管,建立全市统一的监管清单、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实现"一张清单"管监管。二是聚焦"管好一件事",从数字化、场景化、协同化入手,率先建立"6+4"一体化监管制度。
七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全链条保护。新一轮的改革将重点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高标准建设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加快推进维权等综合服务,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类知识产权评估工具。推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繁简分流制度。严格执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八是积极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切实解决企业破产和企业退出当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职全流程制度的保障,允许相关权利人推荐破产管理人、允许管理人通过线上方式依法查询相关财产信息,允许管理人拥有解封和处置破产财产的权利。
九是着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深化民商事制度案件审判执行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繁简分流,扩大简易程序和独任制适用范围,大力压减审理时限。
十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建设"RCEP+"先行示范区和服务中心,推动投资、人才、数据、金融等规则先行先试,成立"RCEP+"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RCEP贸易和投资服务。建立国际执业证书认可清单制度和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加大外籍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深化单一窗口功能,重点拓展海外仓数据共享等跨境电商的服务功能。
各位朋友,2022年是北京冬奥会举办之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纵深推进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担当使命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不懈的韧劲,继续坚持不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在京落地和加快发展创造国际一流环境,共同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
主持人
田伟:谢谢北京市发改委戴颖副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邓慧敏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
嘉宾
邓慧敏: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按照全市工作部署,在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聚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动改革任务落地。重点将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营造透明高效市场环境
兼顾效率和安全,坚持以信用承诺为基础,推进准入便利化改革。提升"e窗通"网上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在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住所智能匹配、企业经营范围点选等办理环节提供场景式服务,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税务、社保、公积金、银行开户等业务网上协同办理机制,使企业开办更加规范、更加便利。今年我们要落实市场主体除名制度,探索建立歇业备案制度,同时要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将"证照分离"改革向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实效,要开展改革核查,确保改革事项落地落实。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综合监管体系,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充分发挥北京市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作用,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夯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推动构建新型监管体系,在简政放权的同时确保管理不松懈。统筹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试点,率先在餐饮、物流、医疗、旅游、养老、物业管理、建筑工程、教育培训和互联网平台这9个行业领域创新实施场景化综合监管。
继续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的覆盖率。优化本市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工作平台,扩大联合抽查范围,提高联合抽查比例,继续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常态化。
三、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维护市场秩序和企业群众权益
在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领域依法依规实行严格监管,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罚。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对儿童用品、家电、电子电器等重点领域的获证产品开展认证有效性抽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继续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积极开展京津冀知识产权执法协作,适时联合开展打击侵犯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深度运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手段打击网络侵权,推进执法智能化。
四、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构建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按照"谁制定、谁审查"的原则,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做到应审尽审。对政策措施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定期开展评估和清理。
继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跨区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重点围绕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医药、公用事业、建材、生活消费品、教育培训等民生领域,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促进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扎实落实营商环境5.0各项改革措施,着力破解改革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首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我就介绍这么多。
-
主持人
田伟:谢谢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邓慧敏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陈少琼副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
嘉宾
陈少琼:大家上午好。刚刚市发改委戴颖副主任全面介绍了北京优化营商环境5.0版本总体情况,下面我重点围绕我们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牵头的两大领域的改革情况进行介绍。
一、工程建设项目领域的改革新举措
2018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四个统一的工作理念,就是"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对所有工程建设项目按风险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整合了政府内部资源,重塑全新的审批、监管、验收、登记整体的工作流程,构建并不断完善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新体系。目前,我市低风险项目企业体感环节只有4个,用时11个工作日,其他社会投资项目也都控制在45个工作日之内。
在5.0改革中,我们将以"低风险项目服务效能再提升,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更完善,工程建设审批系统更智能,信用监管方式更全面"为主旨,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切实做到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高效。
一是全面提升低风险项目服务效能,在"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的基础上我们持续完善一站通系统,企业可以在线申请工程勘察补贴、一键获取前期审批结果、实时查询项目办理进度,提升系统操作便捷度。我们还将拓展低风险政策的适用范围,根据企业的需求,将有前期建设需求的项目以及符合条件的构筑物一并纳入低风险适用范围,让更多的企业获得改革的红利。此外我们还将探索同步办理竣工联合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实现"验登合一"。
二是全方位完善其他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以"多规合一"、"一张蓝图"为基础,提高部门并联审批效率。深化"多测合一"改革,对除了线性工程、特殊工程之外的各类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阶段涉及的测绘事项,按照"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的原则整合为一个测绘事项,实现企业"一次委托、一次测绘、一次提交"。拓展"多评合一"的改革范围,在原来水评、交评、环评区域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和地震安全性评估,对区域内建设项目采取直接准入、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等方式简化管理。进一步推广建筑师负责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扩大适用范围,我们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建筑师负责制应用指南,公开建筑师团队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信用评价、获奖情况等信息,方便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筑师团队。
三是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审批系统,助推系统智能化。我们强化审批数据的"一体共享"和深度应用,推进电子证照"一次生成、统一流转、互认共用",实现电子发证率、用证率达100%,推动材料复用,压减企业申报材料30%以上。
四是以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监管规范化。我们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信用信息管理、公开、共享、应用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以上是工程建设领域改革的主要情况,下面给各位介绍一下我们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的新举措。
第一,优化提升登记大厅的服务效能。一方面,我们要增加登记综合窗口数量,今年我们已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50余个,有效缓解了登记需求压力,同时我们在不断地提升登记大厅的标准化建设水平。
第二,继续扩大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类型,在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交易登记、个人间存量房交易登记、抵押权首次和注销登记、预售商品房预告登记以及查封登记实现"全程网办"基础上,我们推动个人间自行成交、个人与企业间存量房屋买卖、夫妻间房屋转移、依据已生效法律文书办理转移登记等各类业务全程网办。目前,个人间自行成交、夫妻间房屋转移登记业务全程网办功能已经上线,另外我们同时已经上线了个人身份信息变更登记、补证登记、换证登记全程网办的功能。
第三,持续优化不动产转移登记的办理流程。一是进一步便利房屋交易行为,我们在目前已上线个人自行成交存量房在线办理网签功能基础上,下一步将提供个人购房资格绿码服务,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实现购房资格审核的结果实时可查。二是推动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和预告登记同步办理,探索实行"交房即交证"。我们通过开发"新建商品住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功能,缩短交房与领证时间间隔,有效保证购房人合法权益,避免产生群众购房入住多年拿不到房产证的问题。三是推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合并缴纳。也就是缴款人只需要一次网银支付操作就可以同时完成税款和登记费的缴纳。四是提供基于"全程网办"的"全市通办"、"跨省通办"登记服务。我们以"全程网办"为依托实现登记服务"全市通办",同时在各区登记大厅设立网办帮办区域,向群众提供全市任何一个区的不动产登记帮办服务,通过不断扩大"全程网办"登记业务范围,打破地域和工作时间限制,建立"全市通办"、"跨省通办"的登记服务体系。
在新的一轮营商改革当中,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会同各相关委办局,继续共同努力持续推动审批服务效能,争取为企业建设活动节省更多的时间,压减更多的成本,最大化提升便企利民水平,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
主持人
田伟:谢谢北京市规自委陈少琼副主任的介绍。下面有请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刘强副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
嘉宾
刘强: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首先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市政务服务局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改革创新、数字赋能,打造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下面我简要介绍当前政务服务取得的成效,重点介绍5.0版改革如何营造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工作进展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构建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审批制度,推出告知承诺事项345项,备查事项82项,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申请材料压减74%,办理时限压减71%,平均跑动次数压减到0.1次以下,构建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制定全国首个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推行综合窗口2.0改革,市级委托受理率达到97%,授权审批率达到85%。各区也均达到双80%以上,建成覆盖四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市级92%事项"全程网办",市区审批部门全部入驻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网上个人注册用户达到3023余万,企业用户达到229万,上线应用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系统,累计汇聚电子证照数据538类,1.1亿条,刻制政府部门电子印章3954枚。举办系列"政策公开讲"活动,提高政策覆盖率和知晓度。推动"放管服"改革和"接诉即办"改革融合,升级12345营商服务热线,累计受理企业群众来电3000余万件,响应率保持在100%,诉求解决率达到86%,满意率提升到92%。
二、5.0版改革政务服务领域的重点任务
按要求,我局将推动政务服务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线上线下深层次融合,服务效能全方位跃升。一是深化以告知承诺制为基础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告知承诺审批标准,不断扩大实施范围,形成政府清楚告知、企业自主承诺、责任自行承担的审批服务模式,开展政策兑现核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对改革措施落地进行全面核实,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全面实施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健全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由市级部门统一同一事项不同情形的办理流程和申请材料,细化办事指南,实现同一事项全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明确综合窗口事项受理标准和审查要点。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数字服务平台建设,以优化办事体验为目标,通过事项最小颗粒度拆解,开展业务流程优化工作,推动线上线下统一服务入口和无差别办理,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在政务服务事项办事全流程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创新市区一体化联动运营机制,通过构建业务、平台、运营三位一体的数字服务新体系,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新格局。
四是推动"放管服"改革集成办事场景建设,围绕企业群众生产生活涉及的基础领域、重点领域,聚焦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标国内先进省市经验,以场景建设为突破口,研究并注入综合性改革措施,首批场景建设清单包括市级20个和区级的17个场景。
五是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政策公开讲"活动,广泛邀请企业代表参加,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开展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协会商会提供面对面的政策宣讲和咨询解答服务。完善12345营商服务热线问题受理、协同办理、结果反馈等流程,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下一步,市政务服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围绕5.0版改革,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聚焦企业群众需求,以深化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效能,推动首都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我就介绍这么多。
-
主持人
田伟:谢谢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刘强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刘双玉副院长介绍有关情况。
-
嘉宾
刘双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介绍全市法院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全市法院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市高院牵头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指标提升,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北京法院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取得全球最高分,按照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要求,全市法院努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5.0版司法服务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市全力提升审判质效,不断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通过落实网上无纸化立案,大力推广电子送达、司法网络拍卖,会同市司法局发布全国首批《委托司法鉴定评估规范指南》,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小额诉讼平均审理期限比法定审限缩短了28天,简易程序平均审理期限不到法定审限的一半,电子送达适用率达到61.7%,一般案件的鉴定评估用时已经缩短到30天以内。在下一步的5.0改革期间,我们将持续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继续加强审判质量效率管理,进一步完善对鉴定机构量化考评等配套措施,推动诉讼全程提速增效。
二是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维护权益,激励创新作用,努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以来,我们高起点高标准设立了北京金融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深入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六稳""六保"专项执行行动,为北京"两区"建设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由北京法院设立的全国首个金融专业化多元解纷平台,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下一步,将继续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水平,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惩治力度,持续加强法院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解决财产保全执行超标的、超范围查封问题,确保具备发放条件的执行案款在20天内发放到申请执行人手中,更好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努力优化市场主体诉讼体验。北京法院通过建设北京云法庭、北京移动微法院等健全全流程在线诉讼,在线庭审率达到了67%,持续稳居全国首位。在5.0版本中,我们要大力深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不断探索创新在线诉讼新模式,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案件风险评估、网上立案交费、在线阅卷、类案推送、联系法官等更具针对性、更加智能化便捷诉讼服务,切实让诉讼主体享受更多数字正义新红利。
四是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在完善市场主体拯救和退出机制作用。今年北京市破产法庭审理破产案件平均周期已经达到201天,同比上一年度缩短了112天,破产成本仅占破产财产的5.5%,破产案件审判质效大幅度提升,两个案例被最高法院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破产案例,北大方正集团等五公司合并重整案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化、法治化拯救和转型升级的典型。在下一步的5.0版本中,我们还将强化破产府院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北京市企业破产地方立法的完善和工作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司法挽救、破产信用修复、破产财产协调处置等机制的落实。促进提高破产管理人履职便利度,进一步解决好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的难点问题。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市法院将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努力在北京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的征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贡献。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
主持人
田伟:谢谢市高院刘双玉副院长的介绍,下面请各位媒体记者们提问,提问之前请先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
记者
人民网记者:请问市发改委的戴主任,近年来北京市为优化营商环境集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请问这些重大的改革举措带来了哪些突出的成效?谢谢。
-
嘉宾
戴颖:谢谢人民网记者的提问。确实,近年来北京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确实取得了很多的成效,这也是社会有目共睹的。这些年来,我们在改革当中始终坚持压茬推进,率先加大改革力度的改革模式,从目前来看,已经滚动推出了1.0到4.0版改革,截至目前4.0版改革,去年出台的277项任务都已经全部完成。从1.0到4.0版我们累计完成672项改革措施,特别是在商事制度、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实现了营商环境从跟跑到领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我简单总结一下。
一是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便利。在这些方面,特别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在简政放权方面更加深入,我们也简单的统计了一下,审批事项精简了51%,审批材料就是企业申报材料压减了74%,办理时限压减了71%。特别在企业开办网上办、承诺办、免费办,实现"一次申报、统一受理、一天免费办结",企业登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二是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在营商环境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全方位打造标准统一、智慧便利的政务服务体系,刚才刘强副局长进行了全面介绍。目前北京在推进"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市级56个部门的96%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全部事项实现了网上办,1000余事项实现掌上可办,还有一些其他重要进展。
三是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这些年来,我们重点围绕着立法、执法、司法等关键环节,强化制度创新,落实国家和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配套政策236项。今年又率先出台了首个省级"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未来五年,北京还将围绕事中事后监管、数字营商等方面制定和修订21部法规规章。这些都是从三个角度来反映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些变化和进展。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
记者
《新京报》记者:我的问题是问规自委陈主任,您在方案中介绍深化"多测合一"改革,能否介绍一下"多测合一"改革有什么特点?谢谢。
-
嘉宾
陈少琼:谢谢新京报记者的提问。"多测合一"其实刚才也在介绍中提到,也是我们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优化建筑许可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的重要举措。2018年以来,我们和建委两家一直积极探索推进这项工作。今年4月,我们首先在低风险项目中推行"多测合一"工作,6月份在朝阳、海淀、通州、大兴四个区选取了6个一般房建项目开展"多测合一"试点。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在将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阶段的三个测绘事项,即竣工测量、房产面积实测绘、不动产地籍测绘,整合为一项,减少了环节和时间,也降低了成本,受到市场主体的普遍欢迎。基于全面改革探索的情况下,我们这次5.0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扩大了实施范围。从原来的低风险项目,拓展到除了线性工程和特殊工程之外的各类投资项目,包括政府投资项目,都可以使用"多测合一"的政策。二是优化完善系统,同一个标的物,就是同一个建筑物测绘成果只需要提交一次,加大测绘成果共享力度,实现"前端统一提交+中台智能转派+后端共享互认"。三是推动测绘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建立"多测合一"的名录库,对于符合要求的测绘单位都可以加入,降低了准入门槛。这个名录库还要连通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信誉信用管理等信息,对测绘单位开展好差评的管理,方便建设单位选择适合自己的测绘机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稳步推进"多测合一"改革,正如刚才法院提到的"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我们将持续推动"多测合一"改革,也恳请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和监督我们的工作。感谢大家。
-
记者
《北京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提给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邓局长,我们了解到北京现在开办企业已经全面实现了"一网通办"、一天办结,现在有很多的个体工商户非常关心是否可以申请类似的服务,请问您在5.0版本的改革中是否有相关的举措?谢谢。
-
嘉宾
邓慧敏:非常感谢《北京日报》的记者。在企业开办方面我们近几年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过去企业开办走5、6个部门,20多个工作日,现在是一站申请、一口办理、全程网办,一天办好。在前期企业开办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相关改革举措也扩大到了个体工商户的开办上。首先,个体工商户的开办业务进驻到了政务服务大厅。在保留现有办理渠道,就是可以去工商所、税务所办个体工商户的基础上,依托各区政务中心开设的综合窗口,增加个体工商户开办业务。个体工商户可以在企业开办专区享受同等政策和服务,一次性领取到营业执照、印章、发票等办理结果"服务包"。二是实现个体工商户全程网办。我们也抓紧把"e窗通"企业服务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专门打造了个体工商户的网上开办"加强版",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网上办理营业执照并免费发放印章、领用发票、员工登记、银行开户等一系列网上一站式服务。三是提供免费的刻制印章服务。根据企业开办者和个体工商户的诉求,我们一次性向个体工商户免费提供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印章。我们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相信会对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鼓励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另外,在近期的改革中,个体工商户和所有企业一样,也会获得自己电子营业执照。目前北京市已为200多万市场主体全部生成电子营业执照。线上电子营业执照可以实现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电子税务局、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住房、公积金单位网上交易平台等20多个场景广泛应用;线下在办事大厅窗口、自助服务终端也都可以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查询和办理业务。营商环境5.0改革举措之中,我们会进一步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范围,比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经营场所公开展示电子营业执照就等同于悬挂纸质营业执照,把亮照功能由过去传统纸质亮照变成电子亮照。此外电子营业执照也可以应用于各政府部门,还有银行、招投标、网络交易等领域,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互通互认互用。
以上就是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在个体工商户的开办和运营过程中的一些新的改革举措。谢谢。
-
记者
《解放日报》记者:我想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双玉,鉴定评估是影响审判效率的重要因素,在营商环境5.0改革中,北京法院对此采取了哪些新的工作举措?谢谢。
-
嘉宾
刘双玉: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鉴定评估是我们法院审判案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们调研中也发现,鉴定评估用时过长,也是影响我们审判案件提速的重要因素。我们在4.0版本改革中,主要是抓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进全业务网上办理,强化对外委托专业机构名册管理等一系列举措,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的落地,我们目前已经将一般鉴定评估案件的评估用时从2018年初的109天降到30天左右,效率应该说极大的提高。我们除了开展鉴定部门鉴定用时提速工作以外,还聚焦法院在跟鉴定机构委托鉴定的准备工作期间的时间压缩。我们在今年9月份,高级法院跟市司法局联合发布了全国首批《委托司法鉴定评估规范指南》,这个指南重在畅通委托手续、规范委托标准,明确节点流程。这样进一步助力了鉴定评估总体用时的进一步缩短,这个指南的内容涉及法医临床和文件手印类的司法鉴定类型。这些案件鉴定的类型基本覆盖到全市法院委托鉴定案件总量的60%,应当说,受众面非常宽,提速增效的效果也非常好。到了5.0的改革版本当中,我们将进一步围绕解决诉讼当事人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强对鉴定机构鉴定评估规范化的监督,通过业绩量化考评,一对一的智能平台推送以及数据留痕全程可溯的管理方式,增强对委托鉴定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北京法院将针对常见的鉴定类型继续组织相关的行业协会制定和推出委托鉴定评估指引,有效的引导当事人在提出鉴定申请以后,能够准确的提交鉴定检材,减轻当事人多次提交和补充材料的诉累,让市场主体在诉讼过程中感受到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诉讼体验。我就回答这些。
-
记者
《北京青年报》记者:请政务局的领导介绍一下"放管服"改革集成办事场景建设工作的相关情况。谢谢。
-
嘉宾
刘强:场景建设主要围绕市场主体营商环境和市民办事便利化,围绕推动区域产业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从办事主体的视角,将关联性强、办事需求大、办理频次高的单个事项集成为具体场景,再造业务流程,共享数据资源,实现事项、流程、政策、服务等集成化改革,形成改革聚合效应,同时强化政策供给和落地质效。
市级场景建设目前主要包括个人场景和企业场景,个人场景主要包括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等10个场景。企业场景主要包括企业开办、获得信贷等10个场景。区级和开发区集成办事场景建设主要突出首都特色,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包括为文创园区发展提供专属服务,为国际人才提供工作、学习、生活、医疗的全链条服务,提升服务专精特新等高成长企业的能力等。
在推进场景建设过程中,强化科技赋能改革,依托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统筹考虑集成办事业务整合,打通数据壁垒和堵点,打造"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的集成化服务,大幅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加快重点问题重点环节的解决和突破,研究创新一批改革手段、探索实践一批改革路径、提炼完善一批改革方法,总结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拓展的改革经验,不断优化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政府内部高效的协同机制,全面提升本市"放管服"改革整体质效,以场景建设推动政策落地,切实提高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
主持人
田伟:谢谢刘强副局长的回答。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从各自部门分管的领域向大家来介绍《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相关情况,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