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大鼓传承记|敲出鼓谱里时代震荡旋律大兴区融媒体中心  2024-04-17

大鼓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古人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瀛海大鼓是瀛海镇域内带有浓郁乡风色彩的群众文艺活动。敲鼓套路传承河北河间鼓谱,粗犷奔放,气势磅礴,激越豪迈。瀛海大鼓从晚清、民国初到现在,至少传承了五、六代以上。

随着历史变迁,鼓乐也在演奏技巧、形式、表达意象甚至乐器种类上都有了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课外辅导员把适合学生,贴近生活,一些高雅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传达给学生。

鼓是精神的象征,力量的表现。几千年来伴随着农耕文化、近现代社会转型,鼓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大兴区瀛海大鼓的传承和鼓谱记录方式的演进就是中国鼓文化的靓丽记忆。

瀛海大鼓的兴起有着时代的印记。清朝末年,国库枯竭,清庭拍卖龙票,大量的官宦旗人购买荒地建立庄园,大量的河北肃宁、河间一带的穷人来到此地给庄园主打工,建立庄园。

民国年间,本地的娱乐项目比较单调,为怀念家乡,由河北河间迁移到瀛海定居的刘兆章,刘砚章等老一代瀛海人,将河间大鼓鼓谱传入当地,在民间自发组织形成大鼓队。

解放初期,由西一村民自筹制做大鼓和锣、钗等,创建鼓会。以西一村委聚合点,吸引了中兴、怡乐村等村的许多爱好者参加,远近闻名。

到了第三四代传承人,激情依旧,传承依旧。每逢农闲节日、庆典之时,自发表演大鼓,表演十分红火,敲起大鼓增添节日气氛,逐渐成为带有乡风色彩的民间群体活动,并得以传承。

有序传承的“接力”烙刻着瀛海大鼓传承人的文化情怀。第一代将乡愁注入地域融合;第二代将大鼓文化变成壮美生活乐章融入乡亲的生产实践;第三、四代将大鼓艺术表达与时代主旋律契合。

瀛海大鼓继承了绝大多数以大鼓,罗铙钹镲等响器为主要演奏乐器,具有演奏内容丰富、演奏技巧多变、演出效果火爆、参演人员众多四个特点。

演奏者在敲击大鼓、锣、钹中倾情舞动,风格粗犷,感染力极强。大鼓队曾参与1955年参加天安门 “五一”劳动节庆典活动;1997年为红星福利办组织的“喜迎香港回归”庆祝活动助兴。

第五代传承人是瀛海中教实验学校的学生,是一支有生气的新生代力量,受前辈的文化熏陶,成为瀛海大鼓的传承团队。他们作为继承传统和创新驱动的新生代,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代传承团队中,有一个鼓文化迷叫张欢,9岁师从中国音乐学院焦山林老师学习打击乐,11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从事打击乐普及教育及推广工作10余年,成为了鼓乐文化研究学者。

他指导的学生鼓手乐器比传统添加了许多民族鼓乐,其中建鼓,大鼓,扁鼓,花盆鼓,五音排鼓及必要的键盘类打击乐器依然运用到了现在传统的鼓谱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鼓乐文化,是对当代青少年文化培养的一种方式。”

第四代和第五代骨干在做好普及教育的同时,不断发现和培养出一批能更好地继承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乐器的乐手。

瀛海学校2016年9月成立民族打击乐社团,学校设普及教育课程每周两次,加强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让演出更有感染力。

一名队员演出后,拿起珍爱的鼓槌感慨到:“每周都要排练,听着锣鼓声,心里最踏实。两支木质鼓槌用了很多年,只要我还有力气,就会一直敲下去,把咱瀛海的历史留下来。”

传统是“活”的文化。瀛海大鼓浓缩着南海子帝王苑囿文化的历史变迁,在新生代的发扬光大中,中国鼓文化的传统更加焕发出新的生机,必将激情荡漾,鼓乐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