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 | 匠心纸鸢的追风人  2024-09-23

“竹条的薄度还不够,再刮一下。骨架竹条长度、薄厚、软硬一致才能抗大风。”在密云区北庄中学教室里,“金氏风筝”第八代传承人夏兰英,正手把手教同学们绑制风筝骨架。

夏兰英是金氏风筝第八代传承人,师从金氏风筝第七代传承人罗焕文老师,学习制作风筝已有15年。

风筝又称纸鸢,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氏风筝是北京风筝著名流派之一,其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观赏价值较高。制作工艺流程具有独到之处。

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艺,在风筝界称之为“风鸢四艺”。骨架扎制技法独特,讲究各部位尺寸比例适中,基本骨架和装饰部位造型协调,整个骨架均考虑到力学原理的要求。

从风筝裱糊布料的选择到颜料的配比,乃至胶水的调配,都必须经过夏兰英反复多次的尝试和精细调整。

2016年,北庄中学开办了社团课,借着这个机会,夏兰英把风筝文化带进了课堂,通过画风筝、做风筝、说风筝、放风筝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风筝文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夏兰英曾在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等多间课外机构以及各个街道、银行、社区、图书馆等团体教授风筝制作技艺、普及风筝文化。

北庄中学美术教师胡晓说:“除了技艺之外,学生也能学到非遗的传统文化和学习到夏老师传给我们的工匠精神,学生特别喜欢。”

除社团课教学外,夏兰英还经常参加风筝制作技艺展演活动。村民、游客可以到她开办的手工坊观赏精美展品,体验亲手制作风筝的乐趣。

“手工风筝是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关注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民俗文化”。夏兰英说。

通过镇政府的积极协调和支持,及师父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夏兰英开办了自己的风筝工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学习制作手工风筝,感受传统非遗文化。

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将制作风筝的技艺传承下去。近年来,夏兰英还收了徒弟,教授风筝爱好者们制作风筝,让他们能够近距离的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0年,夏兰英被评为密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传承人。如今,创作风筝、扎作风筝,已成为夏兰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当初的乐趣,升华为一种情怀、一种传承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