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体育_bob电竞app-在线*官网

图片

为企业减负 2024年本市涉企行政检查总量减少近四成 21.6万件行政违法案件不罚或轻罚

日期:2025-01-24 09:51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为企业减负,去年本市涉企行政检查总量减少近四成 21.6万件行政违法案件不罚或轻罚

  通过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低效检查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4年全市涉企检查较2023年减少39%;843个行政处罚事项纳入“轻违免罚”“初违慎罚”清单,2024年查处的51.1万件行政违法案件中,42.3%作出了不予处罚和轻处罚……1月23日,市司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本市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情况。

  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卫东介绍,近年来,本市积极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基层综合执法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其中,推进以“扫码检查”、非现场监管、“风险+信用”评价、“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为核心的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着力为企业减负担。

  据介绍,通过建立“扫码报到”“无码阻断”机制,市、区、街乡三级行政检查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大幅减少。2024年全市行政检查总量较2023年减少近50%,其中涉企检查较2023年减少39%。全市10.5万家以上的“低风险、高信用”企业纳入“无事不扰”企业名录,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守法经营带来的红利。

  在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的规范管理作用方面,本市健全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统一规范行政检查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行“轻违免罚”和“初违慎罚”制度,实现执法程序、自由裁量和执法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

  以进一步深化“轻违免罚”“初违慎罚”清单制度为例,截至2024年底,本市已有843个行政处罚事项纳入“轻违免罚”“初违慎罚”清单。除公安机关之外的全市行政执法部门2024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1.1万件,其中,作出不予处罚和警告类轻处罚案件共21.6万件,占全部案件的42.3%;作出罚款处罚的案件28.3万件,占全部案件的55.4%;作出吊销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或责令停产停业等重处罚的案件1.2万件,占全部案件的2.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处罚基本原则得到较好贯彻执行,行政执法正在向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更加包容、更有温度迈进。”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负责人史凯说。

  张卫东介绍,围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本市还部署开展了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先后针对道路交通和运输领域突出问题、全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非现场监管等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对案卷评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发现的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程序不规范、适用法律不当、裁量不适当等执法问题进行常态化监督,让不规范、不合法的执法行为及时得到纠偏。(孙莹)

  相关新闻

  2025年“无事不扰”清单企业将增至20万家

  1月23日,从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本市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非现场监管覆盖范围,力争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50%,非现场检查项占比超过80%。扩大“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企业清单将从2024年的10.5万家增加到20万家。

  2024年,本市在全国率先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大力推动“扫码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推行“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让涉企检查更加公平、透明、规范,以“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助力企业发展。改革实施以来,扫码检查率基本实现100%;全市非现场检查项占到全部检查项的77.6%,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至38.6%,减少扰企检查6500余次;将10.5万家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清单,首批“无事不扰”企业检查量降幅达到79.1%。

  针对“执法检查标准不一致”现象,本市从企业视角出发,进行调研摸排,形成典型问题清单并统筹相关部门会商解决。目前,本市已建立日常检查标准问题协调机制,已经有32个问题通过协商形成统一标准。

  2025年,本市将进一步扩大非现场监管覆盖范围,力争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50%,非现场检查项占比超过80%。扩大“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无事不扰”企业清单从2024年的10.5万家增加到20万家。

  另外,本市2025年还将聚焦半导体装备制造、协作机器人等9条产业链,开展质量共性技术攻关。全面推进电梯“一梯一码”落地见效,4月底前实现全市31.6万台电梯全覆盖;完成全市2.6万台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张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