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为从源头化解一起涉企限期拆除违法建设的行政复议案件召开听证会。该案在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利益的基础上,保护了建筑内部多家企业的正常经营,避免了申请企业产生的巨额合同违约金,充分发挥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为护航企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写下精彩注脚。
案件的起因是海淀区某镇政府依据相关规定,要求某企业限期拆除一处存在多年、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从表面上看,这一要求是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城乡建设秩序。然而,其背后却牵扯着复杂的利益矛盾。
该违章建筑风格复古、装修精致,反哺了周围地区的绿化环境,还曾发挥过一定的社会公益功能。若实施强拆,目前在内的80余户商家、400多名员工将被迫清退、300多份合同无法正常履行,亦将直接导致该企业面临2900余万元的巨额违约赔偿,对企业无疑是沉重打击,其后续发展极有可能陷入困境。
召开听证会
针对这一案情,复议机构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深知简单的裁决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唯有深入挖掘矛盾根源,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才是破局之道,于是决定召开听证会。听证会由复议机构负责人主持,申请企业负责人、某镇政府镇长到场参会。
尽管双方均是带着诚意而来,但仍在调解前期存在较大分歧,申请企业负责人情绪激动,并不认可自己的房屋为违建。主持人及听证员认真聆听双方陈述,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性沟通,研判认定违法建设的法律依据是否正确。
复议结果
经过多轮协商和讨论,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申请企业认可了违建的认定,并同意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自行拆除违法建筑,以保留部分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降低损失;镇政府同意延长拆迁腾退期限,妥善安置商户,大幅减少赔付给商户的违约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更彰显了人文关怀和对企业发展的支持。
随着调解方案的确定,企业当场撤回了复议申请,复议机构依法出具复议终止通知书,为案件画上了圆满句号。
典型意义
该案从矛盾源头入手,协调各方主要负责人面对面协商,对违建的认定充分释法说理,避免了矛盾激化,实现了源头化解,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使得企业在面对行政监管要求时,既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也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海淀区行政复议机构贯彻调解优先的工作理念,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更多更灵活的路径和方案。下一步,海淀区将增强行政复议依法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的职能作用,助力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行政复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