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学家的坚持。9月25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在2021中关村论坛揭晓,14位科学家、150项成果获奖。脑科学、单细胞组学、病毒学等前沿领域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将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启新征程。
2019年,北京市出台新修订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首次设立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国际合作中关村奖三个人物奖奖种,旨在突出科技奖励的人才价值导向。其中,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是北京科学技术的最高奖,旨在奖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或者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个人;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则旨在奖励具有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巨大潜力的青年科学家。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人物奖,颁给了14位科学家:邵峰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翟荟、赵永生、刘光慧、彭同华、潘湘斌、杨洋、印奇7人荣获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安德里亚·卡罗·费拉里、杰·姆·德·柯艾、马修·艾利克斯、罗伯特·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安东尼、埃尔纳加·穆罕默德·海瑟姆6人荣获国际合作中关村奖。
据了解,14位获奖科学家围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在病原菌毒力机制、抗菌天然免疫、细胞焦亡以及肿瘤免疫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开辟了炎症性细胞坏死研究的新方向,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荣获杰出青年中关村奖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永生,引领了有机纳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推动了有机激光材料在人造皮肤与下一代显示技术中的应用,发展了纳米光子学表征新技术并完成技术转化。
除人物奖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还设有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三个项目奖,分别旨在奖励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做出重大技术发明、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技成果,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有150项成果获奖。其中,35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包括一等奖8项,二等奖27项;11项成果荣获技术发明奖,包括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104项成果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一等奖35项,二等奖69项。
相较于往年,2021年获奖成果中,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数量大幅增加,数量占比从9.7%提升至23.3%,在脑科学、单细胞组学、病毒学、云边协同、硅基光电子、低维材料等前沿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以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脑网络组图谱绘制和验证及其应用研究”项目为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等人突破传统脑图谱绘制的瓶颈,提出了“利用脑连接信息绘制脑图谱”的新思想,成功绘制出既具有更精细的脑区划分、又具有亚区解剖与功能连接模式的全新脑网络组图谱,比现有脑图谱精细4到5倍,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引用,被评价为“脑图谱绘制的新篇章”。
科学研究不仅要聚集基础,还要立足应用。此次获奖成果中,高精尖产业相关获奖成果有132项,占比达到88%。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核心技术及产业化、髋膝关节置换诊疗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高性能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一批成果推动着北京高精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
值得一提的是,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有49人,占比32.7%。“80后”女性科技工作者曹娟、首位“90后”第一完成人张道宁等各类创新人才的涌现,彰显了创新力量的蓬勃朝气,也是北京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更优创新生态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