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政发〔2020〕2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中心,各公司:
现将《平谷区“两区”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1日
平谷区“两区”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平谷开放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平谷国际化发展水平,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平谷区“两区”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高标准推动综合示范区建设和争取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先行试点为根本遵循,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扣“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园区,强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努力探索开放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全区新一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发展目标
立足平谷资源禀赋,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农业科技、绿色物流、无人机、食品和医药健康、休闲旅游五大重点领域开放创新,以加快集聚国际化、高端化的产业项目资源要素为目标,推动市级“两区”建设试点任务深化落实和先行先试,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夯实产业开放发展的平台要素支撑,完善区域国际化发展服务配套,加快培育形成全区国际化发展新动力、新优势。力争到2023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每年新入库项目不低于15个,当年落地项目不低于50%。
三、重点领域发展方向
(一)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擎,统筹科研平台、创新要素、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围绕生物种业、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生物技术、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吸引聚集一批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院士工作站、企业创新主体,加快推动中国农业大学平谷校区、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重大项目落地,争创农业国家实验室,打造北京农业科技创新的示范窗口。(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峪口镇、区发展改革委)
(二)数智化绿色物流领域
以马坊物流基地建设为核心,运营好平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绿色化、数智化、集享化的绿色智慧商贸物流枢纽。顺应全球供应链数智化发展新趋势,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为高品质农副产品、城市新零售、绿色矿建材料、汽车后市场等产业上下游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形成具有竞争能力和创新活力的绿色数智化物流产业集群,构建服务首都和京津冀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智慧绿色商贸物流和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外向型物流产业。(牵头部门:马坊镇、马坊物流基地管委、区商务局)
(三)无人机和通航产业领域
加快推进石佛寺机场、金海湖机场和金海湖水上机场资源整合,实现通航与无人机产业统筹发展。搭建无人机和反无人机检测认证平台,开展研发测试、试飞验证、检测认证等服务,对接无人机头部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带动无人机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链项目落地。依托亦庄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加强与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关村通航智能装备技术创新联盟等机构对接,联合举办定制化场景无人机大赛和相关产业交流论坛。(牵头部门:通航管委)
(四)食品和医药健康领域
发挥兴谷经济开发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与空间资源优势,瞄准高端需求,以建设服务首都的“智慧中央厨房”为平台,积极引入新型食品生产企业,创新打造现代“食品谷”。加强新型医学治疗设备关键技术和仪器的研发和生产,推动普峰医疗创新谷等重点平台发展,吸引医疗专用设备企业集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医药健康企业。开展中药经典名方、特色中药复方的研究开发,发展以中成药为主的医养健康产业。联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积极开展与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等三大生物医药基地合作。(牵头部门:区科技和信息化局)
(五)特色休闲旅游领域
以世界休闲大会、中国·北京休闲大会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快休闲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塑造区域特色品牌,打造特色休闲及绿色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建设特色小镇,丰富旅游节点,发展精品民宿,举办节庆赛事,挖掘文化特色,建设美好田园。(牵头部门:区文化旅游局)
四、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9项工作任务(9项具体任务、9个子方案、9本工作台账)+1项考核细则”模式,推动我区“两区”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一)借势搭乘市级三大平台
1.搭乘中关村论坛平台。依托中关村论坛国际化平台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发展为贸易论坛,提升论坛国际知名度。瞄准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坚持国际视野,以农业科技示范创新区建设为依托,争取落地一批先行先试政策。
2.全面对接服贸会平台。在孕育、推介、应用等重要阶段全方位参与,鼓励企业参加服贸会,全面对接行业高端平台资源,开展实质性贸易撮合,促进贸易发展。
3.借势金融街论坛平台。加强“两区”金融领域开放政策落地实施,借助金融街论坛平台帮助园区和重点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展示平谷区形象,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关注平谷。
(牵头部门: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财政局;配合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文化旅游局、区委宣传部、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管委)
(二)完善政策支撑服务体系
1.推动市级政策转化落地。加强对上位政策的培训学习,积极对接市级相关部门,做好“两区”建设251项政策措施的应用转化,加强“两区”政策转化落地。
2.加快完善本区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节点,2021年3月底前修订完善现行21项营商环境产业扶持政策,2021年4月底前研究出台无人机、农科创、投资基金、贸易服务交易、数字经济、外商投资、商业升级、中期基地等领域扶持政策,开展政策输出、政策培训、政策兑现,加强政策实施保障。
3.推进重大政策创新。聚焦五大领域开放发展,针对制约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的体制性机制性壁垒,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国际人才引进、外商投资准入、土地利用改革、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研究梳理需要突破的创新政策,争取市级“两区”试点政策落地,加强我区制度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和储备。
(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区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部门:区文化旅游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分局、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财政局、区委组织部等相关单位)
(三)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双平台”
1.打造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影响力,邀请国际团队参加日光温室创新设计大赛,围绕全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交易需求,拓展丰富科技成果发布、展示、交易等功能,形成荷兰等国际顶级研究团队参与的长效机制,打造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综合性平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外展示发布平台。
2.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交流平台。以世界休闲大会举办为契机,塑造平谷休闲·中国方案的品牌力,将大会打造成为我国休闲产业宣传展示平台、增进全球休闲产业发展交流对话的服务平台。办好中国·北京休闲大会,围绕金海湖国际文旅小镇建设,吸引3—5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落地。
(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体育局;配合部门: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管委)
(四)加强专业服务平台引入
1.大力引进农科创服务平台。围绕农业科技发展核心领域及关键环节,引入京瓦中心、荷兰设施企业联盟、中关村农业科技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农科创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等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环境,带动国内外关联领域产业资源要素向平谷集聚。
2.搭建贸易服务平台。加强与阿里等头部企业合作,引入阿里菜鸟,建立国际电商服务平台,发展数字经济,为国际商品线上线下交易提供跨地域模式。加强对接大型国企,引入金隅建材,推动构建国际建材贸易服务平台,重点提供报关、退税、结算、跨境电商、海外仓等综合服务,完善企业中介服务。落实“一带一路”及京津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通“一带一路”天津港港区直达班列,促进贸易互联互通,提高运输和服务的对外贸易便利度。
3.完善高精尖工业服务平台支撑。支持创新主体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中试生态服务平台和科创平台,加快推动中国农科院农业前沿科技与纳米药物成果转化基地和国家无线电无人机及反无人机检测鉴定平台建设,吸引一批知名孵化加速、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检测检验、知识产权等平台机构落地。
(牵头部门: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局、马坊物流基地管委;配合部门: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管委)
(五)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水平
1.打好出口服务组合拳。发挥平谷海关功能优势,打好检验检疫、认证、报关、退税、融资、政策补贴等出口服务组合拳,规范出口服务流程,形成模式化服务组织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2.组建服务平台。将天津港港口功能前置到平谷马坊物流基地,货物到平谷视同为到达天津港港口,将港口与平谷之间的运输作为港区内部之间的操作,由平谷区和天津港组建服务平台,统一对外提供较为灵活的报关、运输、仓储等服务。
3.推动“单一窗口”应用。配合市级部门推动中国(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拓展,落实海关跨境贸易便利化通关政策,持续推进口岸提效降费。
4.加大政策宣传。组织我区重点出口企业参加政策培训,与重点出口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助力企业用足用好各类通关优惠政策。
(牵头部门:区商务局、马坊物流基地管委;配合部门: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平谷海关)
(六)创新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1.开展协会商会联盟组织招商。与重点国家驻华使馆经商处、国际组织以及中国侨商联合会、各驻京商会、技术认定机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行业联盟对接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国际组织、行业协会联盟等机构入驻,带动农业科技、无人机等重点领域产业资源要素聚集。
2.对接猎头公司加强品牌企业项目引入。加强与德勤、谷川联行、北京市外商服务中心等一批国际中介机构、猎头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建立正式、稳固的合作关系,重点引入500强企业、行业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
3.引入专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拓展创新创业资源渠道。加强专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双创载体运营机构引入,发挥启迪绿谷加速器、其他双创载体运营机构等招商服务平台作用,加快集聚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创业项目。
4.通过重大展会加强招商推介。策划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招商推介会,依托世界休闲大会等重大展会平台加强平谷“两区”建设招商宣传,积极“走出去”开展国内外招商推介。
5.加强与高校院所对接,拓展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渠道。加强与农科院、中国农大及国外关联领域科研院所对接,吸引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和人才、大学科技园、创新孵化平台等项目落地,带动创新创业团队聚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与中关村示范区、中关村发展集团对接。加强与其国际化发展平台、境外服务平台对接,建立与市委组织部海外人才联络站、中关村波士顿创新中心、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中关村德国创新中心及海外孵化器、海外联络处等平台的长期稳定联系机制,争取关联领域国际创新项目、技术、人才落地平谷。
(牵头部门: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商务局、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管委)
(七)实施项目全周期清单管理
1.建立服务机构清单。列明金融机构、律所、酒店、会展等平台企业具体名单,扩大开放力度,为平谷区企业提供服务。
2.建立在建项目清单。明确建设进度时间安排,协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建成后完善日常运营服务
3.建立落地项目服务清单。进行常态化生命周期服务,并纳入营商环境管理。
4.建立基础设施投资清单。通过政府投资和吸引社会资本,明确铁路、京瓦中心、首农二期等重点设施项目,进行基础设施投入。
5.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清单。明确我区中外合资企业重点名录及意向引入重点企业,加强精准对接交流与服务。
6.建立空间资源清单。整理重点地块,进行重大资产盘活,按照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分级分类进行梳理。
7.建立招商引资清单。利用已整合、盘活的现有土地和厂房资源,实现“带图、带地、带链、带政策”全要素精准招商,梳理拟主动合作的创新创业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按行业领域和内外资领域进行分类。
8.建立政策清单。研究修订我区产业和人才支持政策,并进行动态更新。
(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区商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分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财政局、区委组织部、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管委)
(八)巩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1.深化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同。推动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对协作“深走实做”,整合其他产业发展资金,创新协作资金使用方式和成效,开展联合招商,在无人机、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深化产业链协作。
2.深化与中关村管委协同。加强与中关村管委协同联动,持续推进高精尖产业项目承接,多渠道挖掘孵化创新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农业机器人、绿色防控、环境控制、农产品加工、冷鲜物流等智能化装备企业。
3.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强化与中国农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在无人机科研、应用、管控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中航智、大疆、彩虹等头部企业以及锐士等高成长创新型反无人机企业,加快推进相关业务板块引进落地。
4.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用好天津港、唐山港等港口资源,积极探索港口服务内陆、内陆与港口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运营好“天津港·北京平谷服务中心”和“天津港·平谷多式联运中心”,开通“天津港—平谷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打造“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铁路运输+新能源车”的绿色运输新模式。
(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和信息化局、马坊物流基地管委;配合部门: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管委)
(九)打造国际一流服务环境
1.完善金融服务。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梳理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加强天使投资、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机构引入。
2.加强国际人才服务。推进多层次政务服务,建设国际人才服务港,争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权下放,联动政务、工商、税务、金融、知识产权等部门整合户籍、项目、资金等服务事项,构建人才协同服务体系。
3.提供教育服务。支持办好国际学校,建立中外学校合作办学机制,引进世界先进办学资源和合作单位,落实涉外子女入园入学有关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免费中文培训点,积极引进外籍教师,规范外籍教师管理,推动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校本课程。
4.强化医疗配套。为国外人才开通绿色通道,指定平谷区医院作为定点就诊医院,国外人才就医时派专人引导,派出高年资并有一定英语交流能力临床医师负责接诊。
5.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按照国际人才社区标准,推进高端商业、养老服务、商务会所、星级酒店等项目布局,加强高端人才公寓等配套。
6.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环境。出台资助政策,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开展国际知识产权注册,帮助涉及国际业务的企业申请加入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库,开展涉外知识产权咨询和维权援助服务。争取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常驻代表机构试点设立,吸引一批知识产权专业平台、服务机构落地。
7.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从审批通道、服务包机制、专员机制等各方面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差异化服务,建立审慎监管机制。
(牵头部门: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财政局、区文化旅游局、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委组织部、区政务服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配合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商务局)
五、组织机构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组建平谷区“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九组”。
组 长:王成国 区委书记
吴小杰 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副 组 长:底志欣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韩小波 副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兼任。成员由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文化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教委、区税务局、区政务服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分局、区体育局、区民政局、兴谷管委、马坊工业区管委、通航管委、马坊物流基地管委主要领导和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统筹“两区”建设日常工作;根据主要工作任务下设“九组”,分别为平台应用组、政策支撑组、开放平台组、引入载体组、贸易便利组、招商引资组、项目清单组、区域协同组、国际环境组,各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本组子方案和任务台账。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专班推进
成立“两区”建设工作专班,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抽调专人负责“两区”建设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联动,各任务牵头单位制定子方案并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促进开放发展合力,共同做好“两区”建设任务的承接落地和经验总结,力争更多政策措施在我区落实到位,及时宣传推广成功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和研究,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
(二)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4个工作机制,即:定期调度机制、定期会商机制、服务跟踪机制、绩效评价机制。
1.定期调度机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实际每周调度“两区”建设工作,对标对表市级要求,有针对性补齐短板。
2.定期会商机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由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和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五部门每周进行会商,研究“三单”储备、政策梳理、政策落地、招商引资、项目进展等相关工作。
3.服务跟踪机制。实行政企共商共建,项目管家与企业形成每周常态化沟通模式,项目单位每两周报送项目工作进展,为企业做好全程服务。
4.绩效评价机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按照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利用外资、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等几个维度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评价并纳入我区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大宣传力度
会同区级宣传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开展线上线下“两区”建设工作宣传,挖掘工作亮点,盘点重要成果。
1.成立区级宣传协调工作组,制定“两区”建设宣传解读工作方案、计划表,分领域、分区域抓好传达部署,并邀请市级专家在全区进行各层级干部“两区”建设工作专题政策培训。
2.利用电视台、公众号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我区开展“两区”建设亮点和典型案例工作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
3.组织召开“两区”政策落地、项目落地等重要节点的新闻发布会、集中签约仪式、公益广告展示,扩大“两区”建设工作影响力。
4.面向商协会、企业、园区开展全方位政策解读,向各类市场主体释放积极信号,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四)争取市级支持
各牵头部门主动梳理市场主体实际需求,积极对接各自市级主管部门,探索一批具有平谷区域特色的创新举措,争取落地一批具备在我区先行先试的开放试点,推动形成“两区”建设政策高地,促进资源要素加快集聚。